今年年初,一部《金枝欲孽》,掀起了内地观众对港剧久违的热情。时隔几月,TVB(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)再次以浩大声势推出被称为今年投资最大、阵容最鼎盛、TVB押宝最大的30集年度重头大戏—《火舞黄沙》。尽管在港播映后的口碑与收视情况俱不如前者,但是在营销方面经验老到的TVB,仍然将这部大筹码制作运营得风生水起,颇多可圈可点之处。 “借势”《金枝欲孽》 一部《金枝欲孽》(以下简称《金》剧)赋予港剧的意义实在太多了,不光是激活了之前日益冷清的本土收视,同时对整个港剧的生产也是起到了一把助推作用。如果说《金枝欲孽》开了个好头,那么后继者如何发扬光大就要看自身的造化了。 《火舞黄沙》(以下简称《火》剧)从《金》剧那里学到了不少,但首先仍是少不了要仰仗“姐姐”的名气“出道”。“原班人马”,这是吸引眼球的一记老招。“《金枝欲孽》原班人马”,走到哪里,这样的宣传语就打到哪里。因有《金》剧成功在先,所以这句话除了宣传的作用,言外之意又貌似一种质量保证。于是,在此宣传影响下,观众因为对《金》剧的喜爱而爱屋及乌,对《火》剧逐渐开始期待。 其次,《火》剧从一开始就借《金》剧的招牌起家,在内容是更是处处与《金》剧保持着某种“默契”。而这种“默契”则其紧紧置于《金》剧光环之下,增加了对观众的亲和力。比如在《金》剧中结局凄惨的一对男女主角,在《火》剧剧情安排之下做了夫妻,这样的安排显然弥补了观众心中的缺憾,看得出编剧对观众心理的把握能力实属高强。 此外,新鲜元素的加入,更给此剧带来不少新的期待。包括新人的启用,人物角色与《金》剧中的大相径庭,整个故事背景的定位以及大漠风情的实景拍摄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拍摄场景。这是TVB首次远赴内地西部取景,由于故事背景是民国时期的陕北,因此剧中出现了黄土坡、窑洞、牌坊等极具民俗特色的元素。大量视野开阔的外景戏无愧于1000多万港币的投资。这些新鲜元素都力图在千篇一律的港剧中带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,同时也是为其后发行内地时增加内地观众的“亲近感”早早地打好了算盘。 “二者的故事背景、表现手法以及角色个性都完全不同,观众一定不会有雷同之感。”用TVB一高层的话来形容《火》剧,便是“熟悉的陌生感”。这种分寸的拿捏,再次显示出TVB对观众心理的阅读能力。 在宣传上,《火》剧着力突出自身特色,同时却又以“与《金》剧不同之处”这样的话语方式将自己与《金》剧牢牢捆绑在一起。这样的“借势”虽然确实为其开播前积累了大量人气,但无形中又自己跳进了自设的藩篱:《火》剧开播后,观众必处处将其与《金》剧作比较,而有《金》剧先入为主的主观印象,不管《火》剧真正如何,恐怕都会难免被观众骨头里挑刺。因此,《火》剧要想在观众心中,在收视率上超越《金》剧,基本上很难。 后来的事实证明,确实如此。好在TVB经验老到,在营销上总是采用“多保险”的方式,多招并用,眼看一招不管用或形势有不好的变化便急忙换招,永远在行进中不断“因地制宜”。 “收视”苦心 收视率,是TVB所指认的惟一衡量标准。一般来说,一部电视剧在开播前都会有各自的宣传,该剧也一样。先是由其金牌监制戚其义亲自操刀剪辑一段预告片,在3月举行的香港国际影视展播放,接着花了近100万港币拍摄剧集制作特辑,再下来是破天荒地在香港中环一华丽戏院举办盛大的首映会。但是剧集一旦开播后,似乎就基本上没制作者什么事,或者说制作者本身好像就有心无力,只能听“收视率”由命了。然而对TVB来说,开播的过程才是它最忙碌的时候。在看似不由自主的收视率面前,它总能卯足劲主动出击,在不利的情形下扳回些收视率。 带着“《金枝欲孽》原班人马”的标签加上开播前猛烈的宣传攻势,据AC尼尔森收视数据显示,《火》剧开播后前三集均保持在36点左右的收视率,也就是有近230万香港观众收看,打破了TVB近年来剧集首播的收视率纪录,令得主创人员之前一直提着的心终于可以略微放下,笑逐颜开,信心日增。然而,主创人员这边满意了,观众却开始不买帐了。据报道,自该剧以36点收视率高开之后,便开始走下坡路,观众口碑也只属一般,且有不少埋怨,包括剧情拖沓、人物性格不突出等。对此,该剧监制戚其义称,这是由于观众总是将《火》剧与《金》剧进行比较之故。看来,当真有些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的味道。播出两周后,该剧收视率跌到31点,最低点更跌破30,跌到29点,即只有186万人收看。这样的高开低走与之前《金》剧的低开高走形成了鲜明对比。以这种趋势继续下去,该剧最后的整个收视状况将惨不忍睹。没有了收视率,该剧日后内地高价发行的如意算盘就将落空,可预期的损失惨重使TVB使出最后一招——以“大结局”扳回收视率。 该剧自播出后不久,坊间便流传出“‘知情人士’透露《火》剧结局血腥”的传闻。监制戚其义后来坦白说道:“这些猜测都刺激了观众追看的欲望。”而这个传闻一直到该剧播出结束的前一周,才被证实为“对于《火舞黄沙》这样的剧情安排,无线高层相当关注,担心这个血腥的结局会引起观众不安,所以早已经做好两手准备,随时准备更改剧情和大结局。”即是说TVB早前拍摄期间就已准备好两个结局,以便播放时根据收视的需要选择其一。有报道说:“其实这种安排近年来也算相当流行,适当修改剧情的发展,不仅无损剧集的收视,反而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,更投入剧中角色,最终令收视上升。”诚然,这已不是一记新招,但这招确实还很管用。这种多结局版本的运作方式,在台湾就相当流行。回想当年红极一时的《流星花园》续集也是如此运作的。 到大结局播放前夕,TVB方面终于放出最后的确凿消息,不但证实结局绝非血腥,言语中还透露了真正的大结局。消息一出,仿佛给收视率打了一剂最后的强心针。再加上TVB方面力挽狂澜:6月12日连播两集大结局,之后再播出一个长达半小时的特别节目《火舞黄沙滚滚风沙情》,其中有该剧的花絮,更有主创人员同看大结局的评论等。为此,播放该片的香港翡翠台之后的节目统统为其让道,看来TVB此次是为该剧下足了本钱,只期待该剧的最后一搏了。 最终,《火》剧获得了平均收视35点,最高38点,是该剧自播出以来取得的最好收视成绩。特辑平均收视也有29点,最高31点。虽比不上《金》剧结局的41点,但由于其播出适逢世界杯赛事,因此这样的成绩据称已“超出预期”,TVB对此成绩也“大喜过望”,该剧开播以来收视持续走跌的阴影终于一扫而光。 喜人的收视率,为该剧在香港的播出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但是该剧的营销还尚未结束。
|